中藥百子櫃

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學習、參考及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醫療建議、診斷、治療方案或是廣告宣傳

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學習、參考及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醫療建議、診斷、治療方案或是廣告宣傳

甘草

甘草

瀏覽數: 0

科屬:

豆科

科屬:

豆科

主屬:

主屬:

性味歸經:

性味歸經:

主類別:

主類別:

分類別:

分類別:

來源:

來源:

補虛藥

補虛藥

甘,平。歸心、肺、脾、胃經。

甘,平。歸心、肺、脾、胃經。

補氣藥

補氣藥

補氣

補氣

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脹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Bat.) 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 的根及根莖。主產內蒙古、山西、甘肅、新疆等地。春、秋季採挖,除去鬚根,曬乾。切厚片,生用或蜜炙用。

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脹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Bat.) 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 的根及根莖。主產內蒙古、山西、甘肅、新疆等地。春、秋季採挖,除去鬚根,曬乾。切厚片,生用或蜜炙用。

功效:

功效:

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藥性。

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藥性。

主治:

主治:

  • 用於心氣不足的心動悸,脈結代,與脾氣虛弱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能補益心脾之氣。治心氣虛,常以之為主,配伍人參、阿膠、桂枝等同用,如炙甘草湯。治脾氣虛,常與黨參、白朮等同用。

  • 用於痰多咳嗽。能祛痰止咳,并可隨症作適宜配伍而應用廣泛。如屬風寒咳嗽,可配麻黃、杏仁;肺熱咳喘,可配石膏、麻黃、杏仁,寒痰咳喘,配乾薑、細辛,濕痰咳嗽,配半夏、茯苓。

  • 用於脘腹及四肢攣急作痛。能緩急止痛。如屬陰血不足,筋失所養而攣急作痛者,常配白芍,即芍藥甘草湯;如屬脾胃虛寒,營血不能溫養所致者,常白芍、飴糖等,如小建中湯。近年報導,單用甘草粉或配伍烏賊骨、瓦楞子等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有較好的近期療效。

  • 用於藥性峻猛的方劑中。能緩和烈性或減輕毒副作用,又可調和脾胃。如調胃承氣湯用甘草以緩和硝、黃之性,使瀉下不致太猛,并避免其刺激大腸而產生腹痛,半夏瀉心湯,甘草與半夏、乾薑、黃芩、黃連同用,又能在其中協和寒熱,平調升降,起到和的作用。

  • 用於熱毒瘡瘍,咽喉腫痛及藥物,食物中毒等。能清熱解毒。治熱毒瘡瘍,常與金銀花、連翹等同用。治咽喉腫痛,常與桔梗同用。治藥物、食物中毒,在無特殊解毒藥時,可以甘草治之,亦可與綠豆或大豆煎湯服。

  • 用於心氣不足的心動悸,脈結代,與脾氣虛弱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能補益心脾之氣。治心氣虛,常以之為主,配伍人參、阿膠、桂枝等同用,如炙甘草湯。治脾氣虛,常與黨參、白朮等同用。

  • 用於痰多咳嗽。能祛痰止咳,并可隨症作適宜配伍而應用廣泛。如屬風寒咳嗽,可配麻黃、杏仁;肺熱咳喘,可配石膏、麻黃、杏仁,寒痰咳喘,配乾薑、細辛,濕痰咳嗽,配半夏、茯苓。

  • 用於脘腹及四肢攣急作痛。能緩急止痛。如屬陰血不足,筋失所養而攣急作痛者,常配白芍,即芍藥甘草湯;如屬脾胃虛寒,營血不能溫養所致者,常白芍、飴糖等,如小建中湯。近年報導,單用甘草粉或配伍烏賊骨、瓦楞子等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有較好的近期療效。

  • 用於藥性峻猛的方劑中。能緩和烈性或減輕毒副作用,又可調和脾胃。如調胃承氣湯用甘草以緩和硝、黃之性,使瀉下不致太猛,并避免其刺激大腸而產生腹痛,半夏瀉心湯,甘草與半夏、乾薑、黃芩、黃連同用,又能在其中協和寒熱,平調升降,起到和的作用。

  • 用於熱毒瘡瘍,咽喉腫痛及藥物,食物中毒等。能清熱解毒。治熱毒瘡瘍,常與金銀花、連翹等同用。治咽喉腫痛,常與桔梗同用。治藥物、食物中毒,在無特殊解毒藥時,可以甘草治之,亦可與綠豆或大豆煎湯服。

注意禁忌:

注意禁忌:

濕盛脹滿、浮腫者不宜用。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久服較大劑量的生甘草,可引起浮腫等。

濕盛脹滿、浮腫者不宜用。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久服較大劑量的生甘草,可引起浮腫等。

  • 本平台所提供的中醫藥理內容來源於公開發表的古籍、書籍、期刊及其他學術資源,包括但不限於《本草綱目》、《神農本草經》、《五十二病方》、《黃帝內經》等中醫經典著作,以及《中藥學》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規劃教材 -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等。對於內容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我們已盡最大努力進行審核,但仍可能存在疏漏或錯誤之處,歡迎讀者指正。

  • 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學習、參考及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醫療建議、診斷、治療方案或是廣告宣傳。本平台不對內容錯誤、遺漏或因信賴、使用此類信息而導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

  • 我們尊重知識產權。如發現平台所使用的任何內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通知我們,提供充分證據。經核實後,我們將立即移除侵權內容。

  • 轉載、引用本平台之內容須註明出處並附上原文鏈接,嚴禁擅自複製、修改、编译、發行、傳播,或用於任何商業用途。對於未經授權使用本平台內容而引起的糾紛和法律責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擔。

  • 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見解,不代表本平台立場。對文章中的任何錯誤、遺漏或因此導致的任何損失,本平台不承擔任何責任。

  • 中醫體質因人而異,讀者如需就自身症狀獲取進一步的醫療意見,請諮詢有資質的註冊中醫師,切勿自行診斷和治療疾病。本平台不對讀者因此造成的健康問題和經濟損失負責。

  • 本平台所提供的中醫藥理內容來源於公開發表的古籍、書籍、期刊及其他學術資源,包括但不限於《本草綱目》、《神農本草經》、《五十二病方》、《黃帝內經》等中醫經典著作,以及《中藥學》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規劃教材 -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等。對於內容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我們已盡最大努力進行審核,但仍可能存在疏漏或錯誤之處,歡迎讀者指正。

  • 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學習、參考及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醫療建議、診斷、治療方案或是廣告宣傳。本平台不對內容錯誤、遺漏或因信賴、使用此類信息而導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

  • 我們尊重知識產權。如發現平台所使用的任何內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通知我們,提供充分證據。經核實後,我們將立即移除侵權內容。

  • 轉載、引用本平台之內容須註明出處並附上原文鏈接,嚴禁擅自複製、修改、编译、發行、傳播,或用於任何商業用途。對於未經授權使用本平台內容而引起的糾紛和法律責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擔。

  • 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見解,不代表本平台立場。對文章中的任何錯誤、遺漏或因此導致的任何損失,本平台不承擔任何責任。

  • 中醫體質因人而異,讀者如需就自身症狀獲取進一步的醫療意見,請諮詢有資質的註冊中醫師,切勿自行診斷和治療疾病。本平台不對讀者因此造成的健康問題和經濟損失負責。

以數據為基礎並加以分析去活用、開發及優化我們的中醫服務配套,包括手機應用程式、網站開發及多媒體宣傳推廣。
旨在向大眾推廣中醫行業,為推動行業發展出一分力。

醫師匯有限公司 ECWAY LIMITED Copyright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台灣地區:統一編號:00531876 稅籍編號:A100320069

香港職業介紹所牌照號碼:74746

以數據為基礎並加以分析去活用、開發及優化我們的中醫服務配套,包括手機應用程式、網站開發及多媒體宣傳推廣。
旨在向大眾推廣中醫行業,為推動行業發展出一分力。

醫師匯有限公司 ECWAY LIMITED Copyright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台灣地區:統一編號:00531876 稅籍編號:A100320069

香港職業介紹所牌照號碼:74746

以數據為基礎並加以分析去活用、開發及優化我們的中醫服務配套,包括手機應用程式、網站開發及多媒體宣傳推廣。
旨在向大眾推廣中醫行業,為推動行業發展出一分力。

醫師匯有限公司 ECWAY LIMITED Copyright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台灣地區:統一編號:00531876 稅籍編號:A100320069

香港職業介紹所牌照號碼:74746